企業人士總是喜歡成長 — 高速成長、魔術般的成長,為成長而成長。
雖然他們可能口口聲聲說:「我們要串連世界上所有與我們有共同熱情的用戶」,還把這當作是公司的宗旨;不過,在每次全員大會的時候,總是把成長放在第一位。提到的都不是我們怎麼串連用戶、我們將公司的宗旨落實了多少,而是拿出成長數據還有折線圖。
作為社畜,你在台下,看到這些數據,你還以為他們接下來要講大家可以分配多少股票、公司的股票又要漲多少之類的,不然關我什麼事呢?不過,好像每次都不會提到這些。很多時候,你覺得這大概是某種老闆的偷懶,老闆們似乎總以為做給股東的報告,就是員工想聽的東西,而且就是提供給用戶的價值。
—
講別的話題,都讓企業人士興趣缺缺,當你提到最新技術或是競爭對手產品,你就可以看到老闆們開始玩手機,也不知道在看些什麼,可能是兩個女人對著貓咪鬼哭神號的梗圖、還是新的限量款跑鞋之類的,但只要提到成長,就立刻讓會議室裡頭瀰漫起一股腎上腺素與睪丸酮的亢奮氣味。老闆們還會自以為謙遜地標榜「我們不自許成功,而是追求成長」 — 好像這個世上真的會有毫無限制、永不停歇的成長,而且相信這一套,就一點都不像神經病。
所以你就發現,這年頭我們沒有品質駭客、沒有價值駭客、沒有幸福或是企業良心的駭客,甚至沒有法遵駭客。我們有什麼?只有成長駭客。我們需要的 Mindset,就是 Growth Mindset。
想要討老闆的歡心,就要對準老闆的喜好,而不是拍錯馬屁 — 老闆喜歡成長,就讓老闆看到成長。可是,我們好像沒有分到股票,所以就算公司怎麼成長,就算會發獎金,還是比不上晉升帶來的實質好處;而且,我們討厭風險,所謂富貴險中求,你一沒搞好沒弄到富貴,就反而掉進了這個「險」裡頭,非社畜所為。
我們應該要有更輕鬆的選擇 — 沒錯,世上一向沒有正確或錯誤的選擇,只有輕鬆還是困難的選擇,沒有正路或是歪路,只有抄捷徑或是繞遠路 — 以我們的聰明智慧,就會知道,既然老闆想看到成長,我們就讓老闆「看到」成長。
老闆想要魔術、想要神話,我們就施展魔術。我們應該在老闆面前努力製造成長的幻象,並且在幻象被戳破之前就奪取老闆底下的最高權力,同時鏟除所有可能的異己與威脅。
別搞錯了,我們並沒有打算做什麼壞事,不過是老闆要什麼,我們就給老闆什麼。頂多只是些對我們有好處、不會受到處罰,而且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的事。
—
反之,如果你想在職場上快速自殺,你可以試試看在全員大會時舉手,當著所有人的面前說:「我覺得,呃,盲目擴張是在自取滅亡。」
如果原本這場會議的背景音樂是行星組曲的木星樂章,你可以感受到,馬上變成火星樂章。這種觸霉頭的說法,下場大概就會跟 2019 年十二月的時候,就造謠說武漢在流行肺炎病毒一樣。
—
你應該要在一家公司剛拿到鉅額投資的時候,翩然登場。
你知道,這些企業人士也辛苦了好幾年,做了一個市場接受的產品,受到投資人的肯定,但他們也早已經身心俱疲,有的覺得一直沒辦法給孩子美好的童年而懊惱,有的則是三不五時就被痛風還是其他各種職業傷害所苦,一邊看著那些去矽谷發展的朋友同學好像過得更幸福更美好,突然拿到了一筆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花的錢,要達到投資人所設定,但自己不知道怎麼達成的目標。
他表面上看起來志得意滿,但心裡始終住了一個飽受挫折、滿佈陰影、逼近絕望、隨時淚水都會潰堤的孩子,每天早上看到鏡子裡頭的自己,都忍著不要把鏡子砸個稀巴爛。他想哭喊著「創業的辛酸到底有誰懂」。 — 不過,反之,那些不創業的人有什麼辛酸,他也不是很想懂就是了。
你知道他們需要安慰 — 這時候其實你可以對他們販賣任何一種宗教商品,但他們現在最誠心信仰的宗教商品就是「成長」。你帶著漂亮的學經歷、新股東的推薦,以及與神祕的微笑出現。「放心,」你說:「把產品交給我。我知道該怎麼做,我們一起成長。」
你在從上而下的支持中,取得了產品主管的位置,負責管理公司內的產品 PM。你已經想好了接下來的手段:你不打算開拓新市場,也沒有新策略,這兩者都只會製造新的風險,所以,我們要開發讓人眼花撩亂的大量新功能,然後自己掌握這些新功能的成效數字,再用各式各樣的大量會議,把這些成長數字強迫灌食到老闆的肚子裡頭,把整家公司都拖入我們的成長大夢中。
另一方面,我們要想辦法阻止公司開發其他可能威脅我們地位的產品,如果有這樣的東西真的跑出來,就要想辦法再把手伸進去,把這個產品也納入旗下。最後,等到時機成熟,就發動組織調整。
—
要開發大量新功能,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的,我們需要一批沒有思考沒有靈魂的奴工,幫我們製造出大量的企劃。
要達到這點,我們需要先擴充 PM 的人數,一口氣拉高人事成本 — 雖然這家公司只有一個產品,但我們還是要大概擴充到目前的三到五倍,辦公室的人數變多,把原本的空閒區域都用 OA 家用填滿,就頗有成長的感覺 — 哪有想做更多事、卻沒有更多人的道理?
然後,翦除部門內一個個可能反對我們的因素。
管理從來就不是怎樣跟員工講道理,也不是怎樣相互妥協,更不是什麼「帶兵要帶心」這種虛無飄渺的精神論,你需要的是一套具體、明確、入世而且絕不馬虎的統治技術,你需要的是帝王學。管理,就是要拔掉員工可以與管理階層對抗的羽翼。
部屬可以與主管、甚至更高管理階層對抗的資本,包括:
一,在公司內的經歷。因為待得久,所以他會有你所沒有的人脈、知道你所不知道的資源、還有那種英文叫做 credit 但中文怎麼翻譯都掌握不到味道的東西,像這樣的老鳥,我們可以利用考績排除掉,PM 這種工作最適合玩權力遊戲了 — 公司很多工作是在自己的職位上就可以創造資源,但 PM 卻是一種特別仰賴於可以取得多少公司資源,才有辦法做多少事情、有多少表現的工作,只要拿走資源,自然可以剝奪他的績效,剩下我們就可以交給 HR 代勞了。不過,有時候為了要讓自己看起來還是個溫和仁慈的主管,你可能得忍受這些人至少到過年。
二,專業社群甚至整個業界的認同,也就是公司外的名氣 — 有些員工在外面比老闆還有名。這種人很麻煩,你開除某個領域的明星,人家的閒言閒語不是這個人怎麼了,這是這家公司、或是這個主管怎麼了,很容易把火弄到自己身上,有這種人的話我們可以暫時先晾在一邊,只要三不五時給他們一些屈辱般的待遇,他們或許自己會走。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在找人的時候,就不可以找這種人,在有經驗、能力的人選,以及聽話的人選之間,我們要選擇後者。
沒有一個大專科系教你怎麼當 PM,在徵才時我們也往往搞不清楚擔任 PM 應該要有什麼資格。這可能暗示了一件事情:對照網路遊戲的規則,PM 根本就不該是一種新手職業、而是在二轉時才應該出現的職業,你可能在客服的位子上跟用戶打過交道。在 QA 的位置上熟稔所有的產品規則以及當中潛在的商業邏輯,可能在業務的位置上跟上下游都打過交道,不然你哪來的資格談產品規劃?但這種人,就是有可能反對我們的人,我們只該找一些剛畢業的乖巧年輕人來當 PM。
其三,就是我們最不想要看到的:部屬聯合起來反對我們。
所謂可以犯天威、不可犯眾怒。我們不怕頂撞老闆,再怎樣,老闆也只是一個人而已,我們也只需要攻克一個人。但是如果底下做事的人不聽話,那還真是什麼事都做不了,很不方便。
要阻止部屬聯合起來,就要切斷彼此之間的資訊交換 — 我們所需要的理想員工,是眼睛蒙上黑布、一往直前、奔馳到死的馬,不需要知道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只需要讓他耳朵聽到其他馬匹的蹄聲,擔心自己落後繼續跑得更快,即使前方就是懸崖,也讓他直接跳下去,更不會知道我們真正希望他做的事:原地繞圈圈。
在我們的世界中不需要懷疑論者,員工應該要盲目服從主管的指示,全心全意服從威權,並且猜忌同事。要一邊害怕自己無法完成主管交辦的工作,還要害怕身邊同事表現得更好。
如果你希望部屬之間都互不聯繫,你可能覺得應該讓每個人都在家上班,但這樣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因為辦公室裡頭沒有人,外面也看不出來你們這個部門有沒有認真工作,辦公室裡頭沒有鬧哄哄的一片,也沒麼成長的感覺,你也無法約束部屬在你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在幹些什麼。
在辦公室裡頭才能夠看得勞,而且以我們的手腕,在辦公室裡頭就可以操作絕招:資訊不對稱。
你應該先把每一份企劃工作都切到小到不能再小,讓每個 PM 都只做一小份在限制範圍內的工作,即使是再大型的企劃,也不能夠讓兩人以上一起進行,在職務分配上,就要讓員工看不清楚公司運作的全貌。你平常也要喜怒不露於色,不僅可以透露出一種神祕的威嚴,更讓人無法從表情當中,看出你講的工作中,到底哪件重要、哪件不重要。
我們也反對部屬去參加任何的業界社群,更不可以在各種場合就自己的工作經驗發言,所有的發言權與光環,都只該在我們身上。要做到這點,我們要讓工作佔滿部屬的全部時間,就算每個人只被分配到一小塊工作,但是在下班時間,心思也全都是工作的事,像是,我們可以在下班時間一樣敲 Slack,詢問工作進度,就是一種很好的作法。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閹割他們對於世界以及公司的好奇,讓部屬心甘情願主動限縮、最終放棄視野。我們需要一套話術:一套透過連哄帶騙,加上斜坡謬誤的邏輯,佐以各種勵志心理名詞,最終達到情緒勒索的話術。只要有了這套話術,就可以讓一群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在職場上像 Ed Stafford 那樣單挑荒野,我們也就只需要躲在後面,遠端遙控。
—
你應該把部屬一個一個輪流找進小會議室,發動這套話術,而且講到自己都相信這一套。
「我知道,這家公司裡頭有很多資深員工,你每天要跟很多工程師、行銷、業務,要討論很多你不懂的事情。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是這個時候進入公司?而我為什麼是這個時候,讓你通過面試、進入公司?
那當然是 — 此時此刻,公司需要的不是這些資深員工,而是我們。
這家公司需要我們的領導,只有我們才能夠透過產品,帶領公司進入持續的高速成長。我們在公司扮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你也看到了老闆對我們部門的器重。所以,你要小心這些資深員工自稱以專業為出發的意見,社會與職場是個大染缸,我不希望你被污染;公司這時候找我們進來,需要的就是我們的能力,而不是那些過時、落伍的糟粕,他們甚至還覺得你不進入狀況 — 到底是誰不進入狀況呢!真是笑話。
產品是為了用戶服務的。用戶是誰?用戶就是一般人。你想想,有多少用戶是工程師?有多少用戶知道我們的上下游關係?用戶哪裡在乎你的技術限制?用戶哪裡在乎商業邏輯還有法規?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不受過去經驗的限制,不受過去包袱的束縛。
你有聽過『五隻猴子與香蕉』的故事嗎?有群科學家做了個實驗,把一群猴子被關在一個放了香蕉的籠子,只要有一隻猴子靠近香蕉,就會被水潑,結果有新猴子進了籠子,一靠近籠子,曾經被潑過水的猴子就來打這隻猴子。沒有什麼是不能做的!你看到的那些員工都只是一群不知道為什麼被潑水的猴子而已,但我們完全不同,我們的身上有勇氣,我們的胸口有初心!
事實上,誰愈是不了解技術、愈不了解商業,誰就越真正貼近用戶,我們代表的是冰冷科技產業當中的人文視野。有人說你沒能力,但這才是創造公司成長所需要的能力。跟我念一次,來 — 沒能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但,這些話,你不要在部門外面講,如果你隨隨便便、冒冒失失講出去,這種表現很自大,我反而會對你很失望。
有些工作你可能不知道怎麼做,但是我非常看好你,你一定不辱使命,不然我不會找你進來。但,我很看好你這件事,我也只跟你一個人說,你也只要記得就好,不要隨便講出去。接下來我會交代你很多重要的工作,都會對公司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有時候不但外人不了解,就連部門裡頭有些同事也恐怕不了解,不說也罷。
所以,你懂吧?如果你把這些說出去了,恐怕我也就只會對你感到 —
很失望。」
—
生命總會尋找出路,你不用特別教,小 PM 也很快找到了生存之道。
即使根本沒有時間讓他們接觸用戶,去客服部獃個一兩天見識一下窮凶惡煞的客戶是什麼面貌,也搞不清楚工程部門擅長以及不擅長什麼什麼,因為我們是來帶領公司產品的,根本不需要知道工程師在幹嘛 — 更棒的是,也沒有時間去搞清楚自己做的這份企劃,是不是跟另外一份企劃衝突。但是在自我限縮視野的孤絕、昏天暗地的壓力下,有人設定了要在短時間產生大量產品功能企劃的目標,就會有人達成。
快速產生企劃的第一招,是先看看有沒有什麼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有些傻呼呼的工程師看到了什麼 MS Build、Google I/O 、WWDC 還是 F8 上頭有些什麼年度新技術,就急著想應用在產品上,而且可能已經做好了七八成拿出來。
這時候,我們要搶在工程師前面攔胡,叫工程師交代這個技術是做什麼用的,提供目前的進度文件,把上面的名字改成我們的,然後大筆一揮叫工程師這邊改一點、那邊改一點,好了,我們完成了一份企劃。
不過,畢竟不是天天都在過年。那,就要用到第二招:抄襲競爭對手。
— 喔,錯了,是對競爭對手產品的分析與研究。
我們的角色是帶領公司,而不是聆聽公司內部的意見,我們所放眼的就是整個市場上的所有產品;而我們的產品相較於競爭對手目前已經有什麼優勢,這一點都不重要,因為這些優勢都是前人建立的,前人的功業勢必不能讓我們在新時代創造成長,但是競爭對手做了什麼,都可能造成我們的威脅,所以競爭對手做了什麼功能,我們也統統都要做。
我們就算是市場第一名的產品,也該去抄襲第三名的產品。而競爭對手那麼多,每個對手也都做了不同的功能,我們應該要抄哪些呢?唉,小孩子才做選擇。
第三招是拼命改 UI。沒有什麼是比 UI 更能顯露出產品立即的改變了,UI 是最起眼的績效,愈經常改 UI,愈能夠讓大家知道產品部門有在做事,如果不知道要抄什麼,那就改 UI。
改 UI 的重點有兩個:1、把所有你可以想到的東西,統統放在版面上,2、老闆看不到的地方,就不要管,3、在所有你可以想到的時機改 UI。
以第一點來說,例如,我們現在有一個影片列表的畫面,裡頭有好幾列的影面封面圖片,有些人希望可以有大張、色彩豐富的圖片,吸引用戶目光,另一方面,有些人想要有一個又大又顯眼的播放按鈕,讓用戶知道這些圖片是可以點擊的。兩者應該要怎麼取捨呢?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們先準備好圖片,然後把方便的播放按鈕直接放在畫面的正中間,直接蓋在明星啊、網紅啊的鼻子上,這樣一來所有人都開心了,完美的設計。
再來,就算你也在台灣以外的地區提供服務,你的產品也支援多國語系,可是老闆只看中文,你就只需要針對中文做設計。
中文大概是全世界最簡短的語言,所以,如果你的版面只用中文做設計,套上其他各種語言的文案,大概都會跑版,但如果你以別的語言為基礎做設計,套上中文,又感覺似乎版面有點空曠。你就別管海外用戶看到的都是跑版的產品了,你把力氣放在這上面,老闆看不到。
再來談談如何抓緊時機改 UI。比方說,在某次會議中,需求部門希望接下來在登入畫面上,我們先拿掉一種沒什麼成效的登入方式,再增加一種第三方登入,既然登入的選項改變了,那就稍微調整一下登入畫面。到了我們手上,由於我們有三個負責登入畫面的 PM,我們要讓這三個人都有事情做 — 因為我們私底下都分別告訴他們,我們非常看好他們的表現 — 所以這看起來應該是一份企劃可以搞定的事情,就得分成交給三個人的三份工作。
每個 PM 也都各自找了一次設計師與工程師,花時間討論與實作:拿掉一種登入方式的時候,改一次 UI,再增加一種登入方式的時候,改一次 UI,最後,既然都說是 UI 調整了,那當然要改 UI。前一版的設計還在 QA 階段,後一版的設計就已經送進來,前兩版的 UI 在線上的產品生命週期都只有半個月。
如果哪個小 PM 在開始規劃 UI 改版之前,就知道自己花一個多月溝通出來的企劃,只存活半個月就會被改掉,應該會心灰意冷吧。所以,我們在這三個小 PM 上面,最好再設立一個小主管,嚴密監視,確保這三個 PM 之間不會交換資訊 — 即使他們的位置都坐在同一排。
這樣一直耗用資源改 UI,在會議上報告的時候,老闆難道不會注意到嗎?放心,不會的,一項功能到底花了多少成本,只是一場會議的前菜,還不到進入成長數字的高潮(那是我們後面要講的),根本就還沒辦法吸引老闆的注意。
他不會注意到的,他還在低頭玩手機。
—
公司很快就被會議佔據,好不熱鬧。
底下的小 PM 遞交了一份又一份的企劃,你根本就沒有時間細看,你也不應該細看,細看這些企劃只會佔據你去跟老闆開會,在老闆面前爭取存在感的時間,就叫他們各自去找相關部門主管 kick off 各個專案吧。
話說有了這麼多企劃,我們該不該為排個優先順序?當然不行啊!都已經跟每個小 PM 各自說過很看好他們了,主管怎麼可以偏心呢?
對了,開完會,別忘了帶個 deadline 回來。
所以一場會議可能像這樣:
「我們接下來會在產品當中進行一些 campaign,為了計算 campaign 的成效,我評估了一下,我們可以使用某家廠商的 SDK,我也獲得了主管的同意,評估我們在導入這套 SDK 時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還有我們可以在什麼時候完成?」
「這套 SDK 不是上次 release 的時候,你旁邊那的 PM 就叫我們整合進去了?產品裡頭已經有這個 SDK 啦?」
「我不懂你的意思,我問的是你們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所以希望你們提供一份評估報告以及時程,就是這麼簡單的東西。而且我們不同 PM 各自負責重要的計畫,我們部門如何運作,我們自己能夠安排,不需要外人的指教。」
「都已經做完的事情哪來的時程?還是你希望把已經做好的東西砍掉再做一次?我們可以散會了嗎?」
「所以你就是不願意提供時程囉?我們客客氣氣的,不過就是希望有一個技術評估還有時程規劃,這件事情對公司非常重要,你不尊重我沒關係,但我們愛這家公司,我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愛護這家公司!」
或是:
「我們今天要跟一個外部的廠商合作。我已經畫好了 Mindmap,確定了在我們的產品中需要跟對方系統銜接的部份,因為我已經跟大家開會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提供給我一個完成時間。」
「我們根本就沒看過對方的系統,連個 API 文件都沒有,誰知道對接需要多少時間?而且就算我們完成了,這個計畫一定是對方也要一起完成,而且還得是對方先完成我們才有辦法接上,我們連對方的完成度都不知道,怎麼可能評估出時間?」
「所以你就是不願意提供時程囉?我們客客氣氣的,不過就是希望有一個技術評估還有時程規劃,這件事情對公司非常重要,你不尊重我沒關係,但我們愛這家公司,我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愛護這家公司!」
—
— 孩子們啊!你們在工作上受到挫折了嗎?我們就來提點一下吧。
在 kick off 專案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到,很多工程師無法理解我們是來帶領公司成長的角色,往往出爾反爾,或是拿奇怪的理由刁難我們,打亂我們的管理。上面的狀況是一個例子,更常見的就是在時程安排上反反覆覆說話不算話。
我們派了十個 PM 分別問一個技術主管,完成一項該 PM 所負責的專案要多久,他都說只要一個星期,出於信任,我們就當然給了他一個星期充裕的時間,但是在我們好不辛苦做好了 roadmap 之後,居然還用極其頑劣的態度,跟我們喊著這樣的工作量需要十個星期才能完成,一口氣要了十倍的時間,而且完全打亂了我們已經排好的 roadmap。
還說什麼,他的時間都被拿來開會,都沒時間寫程式,公司應該是看重他的程式能力,怎麼進來都在開會…這種亂七八糟的藉口,拒絕和我們用會議溝通 — 工程師與 PM 本來就應該要經常溝通啊!居然還提出能不能將 kickoff 會議集中在同一天舉行這種無理的要求,我們那麼多的企劃,本來就不可能是同一個時間完成,本來就應該是哪份企劃寫完就什麼時候 kickoff 才對。
好吧,有幾個工程部門的主管不想跟我們開會,在工程部門找了所謂的 TPM 進來,T 也不知道是 Techinical 還是 Talk 裡頭的哪個字,總之工作就是負責跟我們開會。這樣也好,反正重點也不是一定要跟誰開會,而是要有人跟我們一直開會,而且人數也變多了,公司的規模更大了,更有成長的感覺。一個部門的 TPM 如果嫌不夠,就安排兩個。
更讓人噁心的是,工程師不時就賣弄技術名詞。我們要做個直播,體驗就是弄不好,工程師就跟我們說什麼只要是直播就會有延遲,先不說網路架構,物理上光速就是有極限,用光纖傳送資料再怎樣也不可能比光速快什麼鬼的,這誰說的?愛因斯坦說的?愛因斯坦就不能夠配合我們的產品需求嗎?愛因斯坦就這麼沒有 Growth Minset?我們就是要一個零延遲、違反因果律、因與果同時發生的直播產品,對這些工程師來說到底有什麼難的?為什麼連試都不試?
這些工程師全都不可信任,那我們也沒有什麼好客氣的。
我們找到讓企劃更快出爐,然後快速進入實作的流程。一開始我們以為,在初步企劃階段,應該找工程師評估可行性,確定可行才遞交企劃,但這樣的流程只會讓工程師一直打槍我們,所以我們應該把這個流程反過來:先做投影片,在老闆面前報告,告訴老闆工程師都看過,都沒有任何問題,然後把投影片丟給工程部門,把投影片當成規格書,跟他們說這就是老闆想要的功能,接下來你們自己想辦法。你先跟老闆報告一個完成時間,然後回來跟工程師說,這就是老闆要的 deadline。
其實我們自己也有需要加強的地方,有時候,我們自己的規劃也不夠完整,在規劃完目前想要做的功能之後,我們有時候會忘記預告 Phase 2 還想做什麼。至於這項計畫可能與什麼其他計畫衝突、需要多少成本、可能會造成哪些風險的評估、happy path 之外的錯誤處理、以及成效不如預期之後要有什麼退場機制…請不要把力氣放在這上面,老闆不會看。我們用的都是其他部門的成本,所以成本與我們無關,至於退場機制,那是計畫失敗才會用到的,但是我們的計畫一定不可能失敗 — 到了產品月會,你就會知道為什麼。
我們想要的最終成果,也絕對不能完全照著這份投影片的內容走,在開發以及驗受階段,甚至在出貨上線的前一刻,當然還要繼續追加新的規格。當然,你又會受到一輪工程師的砲轟,但是你想過嗎?你的投影片之前很多人都看過,老闆也看過,只照著死板板的規格把成品做出來,在結案的會議上,就只能把老闆已經知道的事情再重複一次,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只有實作不按規格走,才能夠創造出─驚喜啊!
這樣的驚喜,就像是前菜之後的開胃酒,讓我們對接下來要端上的成長數字大餐,充滿期待。看啊!老闆把手機放下了。
— -
產品月會,是我們端上成長數字的場合。要有充足的數據,我們就要整合數據分析的 SDK,以及事件的埋點 — 至於,外界有那麼多的數據分析服務,哪些事件應該要記錄呢?小孩子才做選擇。
我們發出會議通知,邀請公司內所有的一二級主管參加,讓小 PM 們一個個輪流上台報告,讓公司全體為我們精美的投影片以及穩健的台風所折服,展現公司在這個月當中又締造了什麼驚人的成長。當然,產品月會這樣的會議,也是從你進入公司之後才開始的,數據,也完全是由我們自己解釋的。
你知道怎樣的數據才能夠讓人信服,基本上所有的數據還是要有所本,還是要來自我們實際上搜集到的記錄,畢竟工程師經手過、而且看過這些數據,所以重點是在呈現方式。首先這些成長數字要夠多,每個功能都有分別的成長數字,好讓忙碌的現代人沒力氣一一細看,這也就是需要這麼多小 PM 的最大意義。
此外,就是怎麼呈現片面事實的技巧:有時我們要掩蓋時間軸上縱向的前後趨勢,有時候則是橫向同一時間發生的其他事件。而其實,你不需要刻意想辦法製造片面事實,你底下的小 PM 為了不讓你失望,都會盯好對自己有利的數據。
比方說,我們對某個功能改了 UI,看了一下數據,這個月這個功能的用量成長了 5%,這種立即的成長當然要大書特書。至於這個功能前三個月與後三個月的發展的曲線,只要沒有人要求,我們就別拿出來了,如果把時間軸放大到半年,你發現這半年這個功能的用量本來就在一直成長,整個斜率都是一致的,從斜率上你根本感受不到中間這次 UI 改版造成了任何影響。 — 這不是我們要的,雖然用量提昇是好事,但這不是我們的績效。
然後,我們對官方網站做了 SEO,然後在完成 SEO 之後的三週,我們發現官網的流量突然也上升了 5%,太棒了!我們完美地優化了搜尋引擎的搜尋結果,SEO 做到了成功導流,官網流量大幅成長!是了,你只要告訴老闆這是 SEO 的成效就好,千萬別提醒老闆,在同一週,公司下了電視廣告。我們不需要刻意提點小 PM 去做這樣的數據解釋:一匹蒙上眼睛的馬,不知道公司做了電視廣告,也沒什麼好奇怪。
我們要把首頁設計得像是迷宮一樣,讓用戶迷路,一進入首頁像是墜入五里霧中找不到要找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創造出用戶在首頁停留時間的數據,你看,用戶在首頁停留這麼久,可見用戶多喜愛我們的產品。
我們應該要把一次可以在網站上看完的文章分成五篇,這樣原本一篇文章只會創造一次點擊,現在變成可以創造五次點擊。
如果數量表現得不夠吸引人,我們就只呈現比例,一個幾百萬等級的服務裡頭,有個功能的用戶從五百人變成七百人,這種數字實在沒意思,但如果寫成「成長了 40%」,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公司的服務分成付費與免費兩種模式,年初的時候我們希望付費用戶多一點,我們就把免費模式的入口變小,改一次 UI,年底的時候又覺得整體用戶數字不好看,我們就把免費模式的入口放大,再改一次 UI。每當老闆覺得可以強化某個功能,我們這個月就把這項功能改一次 UI而且放在入口,於是每個月都可以看到不同功能的用量都在成長,然後沒有人會拿出前幾個月改版的功能的後續追蹤。
很久以後,老闆才注意到我們在做的事情:只是在產品內部的不同功能之間不斷導流。很久以後,有個小 PM 負責擴大免費模式的用戶,他想要花一筆行銷,預算推廣免費模式,最好我們還可以對目前的付費會員做點宣傳,讓他們也意識到其實我們有個免費模式,好增加免費用戶的人數…
但老闆怎麼打槍這份企劃,是很之後的事情,現在我們眼前就是密密麻麻的成長數據。老闆說,在成長的時候,還是要末忘初心。想來,初心就是我們年少時期的夢,我們從來沒忘記那個夢,所以,我們現在就在那場夢裡頭。
會議室裡頭人這麼多,難道沒有人發覺這些數字有問題嗎?
你環顧四周,沒有人說話。
好像有些人不以為然,私底下說這是什麼「每月例行媚上邀功大會」,還說什麼「這些東西上個月最後都是我做出來的,我幹嘛要來花一個上午時間來別人報告聽我做過的事情」之類的東西。不過,我們會讓他們閉嘴,總有辦法的。
—
我們想要別人閉嘴,可以先不用弄髒自己的手,我們真要出手就得毀天滅地,想到連自己都會害怕。話說,有個專司皇城內的和氣的衙門,叫做 HR。
所以公司又多了這種佔用大家時間的會議:
「我們知道,公司裡頭其實有很多很優秀的工程師,而工程師在討論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會用邏輯來思考事情,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公司裡頭有一些邏輯比較不好的同事,就覺得你們很可怕,都不敢跟你們討論事情了嗎?你覺得這樣對公司、對大家好嗎?你懂我的意思嗎?」
「所以,你的意思是,工程師應該不照邏輯來工作?還是公司做事還有討論沒有邏輯,這樣對公司以及大家比較好?」
「…我們最近收到很多的投訴,很多同事都說心理壓力很大,生活過得十分沮喪,有些下班還去看心理醫師,跟他們部門的主管反應,而我們 HR 也必須要出面處理,希望工程師能夠有所改變,跟著公司一起成長。」
「你希望有什麼改變呢?變得邏輯不好嗎?」
「你可能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改變,或許你可以來看一下我們 HR 部門的運作,我們的部門氣氛就十分的融洽,沒有那種用邏輯讓人壓不過氣的氣氛,你知道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嗎?」
「因為 — 呃,HR 做事不用邏輯?」
—
工程部門的速度始終不夠快,講話還是這種氣燄,實在非常糟糕。
我們的競爭對手都已經做好了那麼多的功能,我們也以最快的速度,拿競爭對手產品的截圖放進投影片,列入我們的產品 roadmap,但是工程師不但不能夠立刻做出來,好讓我們拿出成長數據。我們沒有必要在乎競爭對手在產品上線之前花了多少時間開發,就像不會有人在乎一大篇幹話的背後到底是幾年的積怨。為了成長,這些功能,我們馬上都要。
但他們真的完全不懂什麼是 time to market,還一直嚷嚷跟我們要列表形式的需求與規格文件,說看不懂我們到底要做什麼。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的就是成長啊!有了投影片還要其他文件,才能夠實作上線,這樣我們時候才能產生成長數字?
我們需要一套不用寫出具體文件,也能夠實作上線的工作流程以及組織型態,而且在採用這種流程之後,要讓我們聽起來很厲害,充滿科技業的風采。我們準備好了,我們要聘請業界最貴的講師,要求所有的 PM 以及技術主管都去上課,
我們要導入 Scrum。
—
有些人,尤其是工程師,以為 Scrum 就是透過幾種保證生產力:因為團隊小,所以可以減少溝通成本,只需要少量而且簡短的 standup meeting。然後要有所謂的 Time Box — 在一兩週時間內,或是所謂的 Sprint — 決定好要完成哪些有價值的任務,決定之後中途就不再改變,好讓做事的人可以權力衝刺。要有 Scrum master 在旁觀察,確保沒有人偏離正軌,都有做好 Scrum 的相關實踐。然後在 Sprint 結束之後的 retrospective 會議中提出檢討,不斷讓團隊的合作默契更好。
台灣最接近 Scrum 的組織是國軍。一個 Scrum team 不應該太大,所以一個班只有九個人,然後有一個直接的 PO,叫做班長;每天工作之前都有的 standup meeting 呢,叫做早點名;至於固定時間都有的 retrospective 會議呢,叫做榮團會。所以,如果我們真心相信有個 Scrum 外型的組織就可以提昇效率的話,就等於,我們居然會願意相信:中華民國國軍是個高效率的組織。
所以,我們想要引入某種組織型態,看重的自然就不會是書本上所吹噓的那些效果,而是得看實質上可以解決哪些目前的問題,以及創造什麼好處。
我們發現,我們無法固定佔用工程部門一定比例的合理資源。我們做了大量的企劃,但是這些企劃在送進工程部門之後,到底會有多少人力投入在我們的事情上,居然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工程師還在處理其他部門,像是客服部的事。
產品上線之後會有像是服務不穩定、有 downtime 有 bug 之類的事情,於是就有客訴電話進來,有些牽涉到技術問題,光是客服部門不能解決,就把問題後拋到工程部門,要工程師想辦法重現問題、找出癥結、提出修正版本,這個叫做二線客服 — 客服部是第一線,客服部無法立刻處理的,就會交給第二線,丟給二線客服的案件往往來得又快又急,說什麼來電的客人非常急,希望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回覆客人,而處理二線客服又往往像是偵探小說情節,工程師得了解來電的客戶到底在講什麼,弄到用戶發生問題的設備重現問題,有些設備甚至已經停產了,然後在幾萬行程式碼當中找到出錯的那行。
二線客服的工作量每天不同,要看當天的客訴案件數量而定,而工程部門說,最近有愈來愈多新功能上線,就是必得要更多資源得放在二線客服上。咦?那能夠拿來開發新功能的資源,不就變少了?
我們贊成開發新功能與處理二線客服上的資源,應該要有一個平衡的比例 — 放在後者的資源應該要是零才對。的確,客服部門那邊也會產生一些數字,像是客訴案件的數量、Google Play 與 App Store 上面的星星數量,用戶的滿意程度指標之類的,但這種數字根本無法讓人興奮,因為這些數字不會勃起:你說 Store 上面的星星數量好了,我們只要去刷榜、弄些來自俄羅斯的殭屍帳號就可以衝起來了,而且衝到五顆星之後,就一直會是五顆星,這樣能看出什麼成長?一直討好目前的用戶,你要怎麼創造成長?客戶很急算什麼?我們難道不急嗎?
但我們當然不可以把這種事情說成我們不在乎既有用戶的留存,在職場打滾久了,你就要懂得話術 — 我們也很在乎客訴啊,所以我們也安排了一個最邊緣、最不起眼、最不討你歡心的小 PM 處理客訴,你可以說我們不在乎嗎?而我們開發那麼多新功能,當然也是為了我們既有的用戶,努力地增進 ARPU,所以我們就一定需要更多資源,投入到開發新功能上。
為了確保我們取得的人力不會被轉移到其他用途,我們可以把這些人編入一個新的、由我們主導的跨部門 task force,至於最後是什麼形式無所謂,鎖定人力資源的數量是第一要務,我們直接整理好名單:不管這些人現在在做什麼。我們就是要這些人。
再來,就是這家公司的人,為什麼就是不懂好好聽話呢?最後要逼你承受這麼大的部門內部壓力呢?我們都已經跟小 PM 說過,我們就是來帶領公司成長的領導者,產品部門就是這家公司裡頭的最高蘇維埃,但目前的組織卻還無法讓我們直接指揮工程師,底下的小 PM 都一個個有心理疾病在看醫生了,而且心理疾病最嚴重的,又都剛好是最有孝心最乖巧聽話的孩子。唉呀,Scrum 裡頭沒有 PM、只有 PO,這個不錯,這種位子完全就是為了我們打造的。
仔細一看,PO 不但可以主導整個團隊,還不用寫文件,這是我們要的。沒錯,你可以不用撰寫給工程師的文件,但如果你以為寫給我或是老闆的文件以及投影片也不用寫的話,那恐怕我就會對你,嗯,很失望。
Scrum 裡頭有一堆冠上專有名詞的會議,這也很棒,開會是我們的專長,不過原本的那些會議,什麼 kickoff 啦、產品月會啦,也是我們決定要開的,如果導入了一些新的流程,就廢除把原本的優良傳統,就會顯得我們對之前的作風自打嘴巴。所有的會議都要開,小孩子才做選擇。
理想狀況下,我們當然希望每個小 PM 都可以統管一個 Scrum team,不過我們怎麼算,公司裡頭的工程師就是沒有這麼多。所以在折衷之下,我們雖然只有一個產品,同一個 code base,但是我們弄出了兩個 Scrum team,剩下一些人處理客服以及其他隨時想到的開發;每個 Scrum team 有 QA、有工程師、有設計師、有三個 PO、但是沒有 Scrum master,而且以後也不會有 Scrum master。
Scrum master 的所作所為都是我們的阻礙。Scrum 說在 Sprint 當中就不可以修改要做的事,那要怎麼創造驚喜?每件事情沒有 priority 只有 order,但我們不可以對某個小 PM 偏心,所以這個 team 裡頭的三個,嗯,PO,想做的事情當然都得同時做。
沒有 Scrum master 的 scrum 還能順暢運作嗎?
當然能,我們說他順暢,他就是順暢。
—
據說,工程師是用一套叫做 git 的工具管理程式碼,git 可以產生多個開發分支。我們拆出的兩個 team 在開發階段,是在各自的分支當中開發,並且在功能還在開發分支中,我們就要求兩個 team 當中的 QA ,對各自分支當中的產品做完整測試。既然在分支當中都做好完整測試,我們只要再把這兩個分支合併起來,就趕快讓產品上線,接收成長數據了。
這麼流程這麼單純美好,居然也有工程部門的主管跑出來反對,這些人真的是為反而反。合併兩邊的功能不是一個按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嗎?Apple 還有 Pen 不是「嗯」一下就可以變成 Apple Pen 、還有 Pen Pineapple Apple Pen 嗎?卻有人跑出來說,組織被切成這樣兩邊根本無法互相 code review,主管能夠 code review 的時間又被排滿各種會議,而兩邊都有人不斷改到最底下的 codebase,然後每次兩邊的差異各自都長到兩三百個 commit 才合併,很多時候衝突多到根本無法合併。
有時候兩個分支裡頭,居然同時出現了完全同名的 class,兩個 class 居然行為都還不一樣,根本就不知道到底要保留哪一個,而如果刪掉了其中一個,也不知道會對另外一邊產生什麼影響,就算寫了單元測試還有自動化 UI 測試,兩邊的單元測試也在衝突,你根本搞不懂應該要保留哪邊的單元測試。還有些時候,這個 team 上次 release 寫的程式,在下個 release 反而被另外一個 team 刪掉了。
各種稀奇古怪的 bug 都是在合併之後造成的。既然最後上架的並不是在各自分支的那份程式,而是合併之後的版本,為什麼是在分支當中就做完整測試,而不是把力氣放在最後真正要上線版本上?最近每次上線的版本都屢屢出問題,二線客服一直進線,一直在推出 hotfix 版本,但能夠處理客服案件的人力卻愈來愈少,這樣下去產品的穩定度會很有問題…。
藉口、藉口、藉口。
一直講會產生 bug,工程師不過是想要把修 bug 變成 KPI 而已,這樣工程師接下來就會自己一直製造 bug 然後一直修,自私地增加自己的 KPI,結果讓新功能不能如期上線,我們能接受嗎?
而你們要 QA 不要測試還在分支當中的版本,那就是 QA 不要放在我們的,嗯,Scrum team 裡頭囉?你們打算讓 QA 做一些別的事情對不對?已經要到手的人力,要我們放手?那怎麼成?我們不會上當的。
—
產品。
每個產品都是從一個點子出發的,然後這個點子要先想辦法變得可行,再經過市場的篩選,最終才會變成產品。
產品繼續發展下去,就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參與,愈來愈多的想法加入,四方的影響愈來愈濃厚,一開始的點子的面目就會愈來愈不清楚。慢慢,產品不是想要改變世界的熱情所驅動的,而按照部門的切分、工作的慣性、偷懶以及名利的慾望,把各種配方加進產品裡頭。最後,你在產品當中,看到的是組織的輪廓。
在我們的組織中,每個人都在規劃、開發大量的新功能,而且從不節制產品中的功能總數,所以打開產品,我們也要讓用戶看到各式各樣的新功能。我們在每個新上線的功能上都加上了提示的紅點,告訴這邊有東西是新的,而我們從來也不在乎這個紅點再過了多久之後應該拿掉 — 把這個納入規劃完全不會產生績效數字。
最終,來到產品首頁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大片密集恐懼症者喜聞樂見的美麗紅色,就像是你可以在稻田中看到的、一大片福壽螺的卵。而如果紅點還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我們還可以選擇另外一項總是可以創造績效數字的武器:蓋版廣告。
兩個 Scrum team 擁有各自的設計師,也都慢慢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加上我們原本的部份,所以我們的一套產品,最後看起來就像是三套產品黏在一起,只要切換到另外一個分頁,就完全是另外一種視覺風格的東西,一套產品同時提供用戶三種不同的視覺享受。
追求產品的整體性是一件多餘而無益的工作,明明我們就有這麼多設計師,卻要求他們都做風格統一的設計,這怎麼看都是人力的浪費,而且再三強調,我們這麼看好底下的小 PM,怎麼可以拿整體性這種東西限制他們發揮產品規劃的空間?整體性只會妨礙我們,不要忘了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們追求的是成長。
有些同事反應我們的產品愈改愈難用,甚至說外面的用戶都出現抱怨的聲音,說什麼 Scrum 應該是對產品做不斷的改善,但我們的 Scrum 卻是不斷把產品改爛。荒唐!在一家公司當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而 PM 所扮演的,就是代表用戶立場的角色,你不是 PM,你代表的就只是你自己的本位主義而已。
你們行銷業務只想要有個東西方便跟外面廠商談生意,你們工程師就只是想要擅自改動規格好讓程式好寫一點而已,你不代表用戶。你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你可以代表用戶?你說這是外面用戶的聲音,你有什麼證據可以說這真的是用戶說的,還是你自己在外面假冒用戶的發言?我們規劃這麼多新功能,有哪一點不是為了用戶?如果不是為了用戶,我們為什麼會這麼辛苦?
就算反應來自真實的用戶,也不過只是局部,這些少數人就可以代表全部的用戶嗎?我們規劃產品,要看的當然是市場的全貌,要看千千萬萬沈默的用戶到底平常怎麼使用我們的產品。用戶說我們的產品難用 — 你的說法,背後有數據可以支撐嗎?
我們的產品難用?
我們手上的數字,可不是這麼說。
—
沒有人可以阻止你的權力了。
從這個公司創立開始,從來沒有一段時間,擁有這麼大的產品團隊,開發了這麼多的產品功能,也從來沒有過這麼多的產品文件與投影片,沒有過這麼多的產品成長數據,從來沒有過這麼多的績效。
你可以肆意調動其他主管的資源,但你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主管都只想歲月靜好,領著主管薪水付完房貸,每天準時上下班,可以在回家之後好好地每天換貓砂。更有許多聰明人知道應該要加入你的陣營,明明掛著一個技術主管的頭銜,卻把技術主管的工作都丟給底下的工程師做,自己跑來做 PM 的事情 — 遇到這種聰明的孩子,你除了誇獎他之外,也可以提點提點他:工程師背景來做 PM 工作,最好是先抓好產品數據埋點這項重點工作,因為大概每個產品都需要埋點,所以就有機會指揮很多人,這樣會很有成就感,而且,數據,就是我們的成長神話的核心中的核心。
時候到了,我們這時候可以發動組織調整了。既然我們的 Scrum 運作得這麼好,我們當然該把公司裡頭所有的組織,統統改組成 Scrim Team,在新的組織架構中,當然,由我們來擔任所有 Scrum Team 的頭。
發動組織調整的時候,切記,兵貴神速。
在組織調整之後,每個原本的主管全都被調整到新的位子上,而且,嗯,有些人,我們並沒有預留位子,所以這樣的調整與調動呢,如果還要逐一溝通,一定會有反彈,不但可能會讓組織最後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更可能會打消這次的組織調整。
所有關於新組織的方向都只該在秘密會議中討論,大家只需要知道最後的職務就可以了。我們不用知道每個人現在手上的職務是什麼,在新組織當中每個人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我們不用知道新組織到底有沒有辦法運作,我們只要知道我們的終極目的:數據、成長什麼的,都只是過程與手段,我們的終極目的是獨裁 — 只要權力在手,我們總有辦法,逼迫下面把事情做出來。
這時候,你可以來料理那些長久以來看你不順眼,你也看不順眼的那些人。比方說,你可以把開發與修 bug (美其名叫做維持產品品質)分成兩個 Scrum Team,開發的功能都屬於前一個 Team,至於開發出來的產品有什麼 bug 全都算到第二個 Team 的頭上,乖巧的工程師就放在前一個 Team,至於你看不順眼的傢伙呢,就算他離開現在的工作,到了其他公司也可以直接擔任 CTO 職位,我們也給他擺到只會有過不會有功的位置上。你不用逼他離開,你只要這樣羞辱他,人家隔天就會遞出辭呈。
沒有人可以阻止你的權力了。但,就算我們搞定了公司內部的所有勢力,還得要繼續提防公司外的勢力,一些與公司合作的廠商、還有一些黑客松活動中開發的應用,並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如果他們真的做出了些什麼東西,還是會搶走我們的績效。不過,不用著急,好的獵人懂得等待,一開始他們也做不出什麼,但只要我們感受到威脅,我們就再發動一次組織調整,把這些合作產品統統納入麾下。
沒有人可以阻止你的權力了
—
沒有人可以阻止你的權力了。除非…
除非煙火總有放完的一天,除非派對的時間已經不多。
除非,你的成長數據跟來自財務的數字始終對不起來。
而那邊的數字是,我們的用戶在消失。
除非,之前拿到的投資,再也無法支撐你的成長神話。
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代表我們應該重新出發,尋找下一個目標。我們也拿到我們想要拿到的東西,我們又賺了幾年高階經理人的薪水,在履歷上又多了一個高階經理人的頭銜。或許有人會問起為什麼要離開,其實業界本來就是來來去去,有什麼好問的呢,但你真要問起的話,我們就說,那是因為公司沒有一開始就把所有的權力交給我們,讓我們的管理才能無法發揮,害得公司無法成長。
我們一定有地方可以去的。在這個業界也一定還會有人需要我們,一定會有人被我們的經歷折服,一定會有其他公司又獲得了投資,又有老闆拿到不知道該怎麼花的錢。
一定會有公司想要成長。
—
老闆們會說,公司是一定得要成長的,如果公司不成長,現在的人才就沒有發揮的空間,最後就會失去人才。所以,多少公司千辛萬苦、汲汲營營,拼死老命,就是得往成長的路上走。
可是,為了成長拿到投資之後,在短時間想要大量招募的人才,那就既沒有嚴格篩選、也沒有長期訓練,新的股東也會插手人事,於是空降一大堆掛著 VP 還是總監頭銜的管理階層,由他們來管理一個原本就可以自我管理的團隊,一個管理層如果不夠,你還可以再加一層,而這些空降主管到底是真的來做事還是急功好利製造績效,你說不動也管不動。
你身邊的人,迅速地從一個團隊,變成巨大而互不信任的科層。
當你拿到投資的同時,就是組織文化邁向沈淪崩壞的開始。
到最後,大概只有薩諾斯才能夠解決你的問題 — 還記得在薩諾斯出場,集滿六顆寶石,讓世界上一半生物消失之前,復仇者聯盟在做些什麼嗎?他們在拯救人類嗎?啊!他們在搞英雄內戰呢!
你所得到的成長是:公司的業務還沒開始成長,公司的人數與規模就開始成長:營收沒有成長,費用就在成長;員工的能力沒有成長,但是會的數量卻加倍成長;對外的影響沒有成長,但是內鬥的火花在成長;還沒有大公司的成就,就先有大公司的毛病;你沒有什麼實質的成長,成長的就只有那麼一份自大。
而無數的企業人士還是嚮往著成長。
—
然後,這家公司還是留著一大批原地繞圈奔馳到死的馬,繼續做著被交辦的工作。還是整天有人想著怎麼繼續瘋狂增加新功能,可以寫程式的 TPM 還是繼續在開會。
也許有一天,終於突然想到要稍微跳出框框,做一個實驗性的新產品,找來一個新來的 PM 負責。這個 PM 在跟工程師開會的第一天,提出需求的時候,還不知道工程師打算要用什麼技術,哪種軟體工程方法,每個部分之間有什麼相依關係,什麼東西得先做不然後面的東西沒辦法開工,或是哪些東西可以平行進行,居然在投影片上就已經畫好了甘特圖。先壓好時程才跟工程師討論,這招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學來的。
也許有一天,有個工程師隨便翻閱到一本流行讀物。他楞了一下。
第一頁,就這麼寫:
「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持續成長』,偏偏這卻是傳統商業人士所渴求的事。但成長的目的是什麼呢?牛津大學如此有名,它為什麼不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分校呢?一個擁有一二〇個音樂家的交響樂團很成功,為什麼擁有六百個音樂家的交響樂團沒有更成功呢?『成長』完全稱不上是有效的商業策略。」
然後:
「…當前的商業模式教導我們,如果想賺很多錢、或得到長期的成就,我們就要擴大業務規模 — 彷彿大型企業不容易倒、或不會不賺錢(顯然不是事實)。事實上,如果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幻想中的企業甚至還沒起步,我們就必須把成長當成唯一目標,並以這個目標來創造想像中的企業 — 而且最後可能為了豐厚的利潤而賣掉它,然而這種模式並非真理,也經不起批判性科學研究的考證。
根據創業基因計畫(Startup Genome Project)做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這項研究中分析的三千二百多間高成長的初期科技業當中,有 74% 失敗了,並不是因為太競爭、或商業計畫太差,而是因為規模成長太快。將『成長』視為首要重點,不僅是個糟糕的商業策略,也是徹底有害的策略。在失敗過程中 — 正如研究所定義 — 這些高成長的初創企業大規模裁員,徹底倒閉,或者廉價出售自己的企業,無論它們的商業想法多符合潮流,把利潤成長當成策略就是它們失敗的原因。」
「…這些公司之所以無法維持,是因為它們把支出與成長,建立在它們認為自己可以達成的收入水準之上 — 或者根據創投注入的資金來發展,而不是根據真實的收入水準。」
「…一間公司的利益,不可能永遠跟它的投資者的利益一致。更糟的是,投資者的利益可能不會始終跟企業最終客戶的利益保持一致。資金注入也會讓企業的掌控權、彈性、速度,以及簡單性降低…」
「…你永遠要問的問題是,我能做些什麼讓我的企業變得更好?而不是我能做些什麼來成長我的企業?」
他蓋上書,長吁一口氣。
—
他想到,最近公司老闆換人了,股東選了一個新的人選。新老闆第一次跟員工說話,就希望全體員工要有,嗯,Growth Mindset。
我們不自許成功。
我們追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