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業界最辣雞的心靈辣雞湯,之前聊過了怎麼面試、怎麼寫自傳,今天要來聊聊 — 裁員。
在一些社群網站上,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討論:如果你是軟體開發主管,在團隊裡頭有以下四種人,在裁員的時候,你會優先開除誰?
- 又聰明又勤奮的員工
- 聰明但是懶惰的員工
- 愚蠢但是勤奮的員工
- 笨的像豬而且又懶惰的員工
答案其實顯而易見,當然是要優先開除又聰明又勤奮的員工。不過一般網路上的討論很奇怪,往往討論的是後面兩種員工,哪種對團隊的傷害比較大,是又笨還是又懶惰的員工會拖累整個團隊的表現,敗壞團隊的風氣,或是愚蠢又勤奮的員工,可能會因為他的勤奮,於是快速做出了大量的蠢事。
不過,以主管的角度,考慮的從來就不是這些。
首先來看笨的像豬而且又懶惰的員工。在問要不要開除這種員工之前,我們先要問,既然笨的像豬,又懶惰,這樣的員工是怎麼通過面試,進入團隊的?以這種人之前的工作表現,也不像能夠呈現出優異、引人注意的履歷。可見,這種人一定有其他過人之處,像是他的爸爸媽媽是誰之類的,這種人動不得,千萬動不得。
再來,我們要知道,以主管的角度,基本上是不會輕言開除部下。你覺得一個人不行,就把他開除了,誰能夠保證你在外面的人力市場上,可以找到更優秀的人替代?再來,每次發生人事異動,公司 HR 總是會旁虎視眈眈,看到誰走了,可能根本不會開出遞補的職缺,每次有人離職都讓人心驚膽跳。以努力將資源最大化的主管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只有 0.3 個人力的表現,如果開除了他,換來的不是可能從 0.3 變成 1.0 的機會,而是連 0.3 的人力都沒了。
所以,當一個主管必須開除員工,往往原因是來自更大的前提,那就是公司必須大規麼開除員工 — 這家公司不行了,甚至,這個行業不行了。
軟體從來就不是獨立的產業,而是依附在其他的產業下,工程師的工作一向來自其他產業中商業戰爭的軍備競賽,叫車啊、送餐啊、訂房啊、串流內容啊…等等。當某個市場還沒有飽和,還有兩家以上的競爭者在互相廝殺拼博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會開出大量的職缺,一邊想相互超車,一邊又相互致敬。不過資金總有燒光的一天,如果某家公司最後買下了對手的公司,既然進入了維護而不是密集開發階段,那也就不需要那麼多工程師;市場也總有飽和的一日,公司的成長遲早會趨緩,也總要開除一些人,這樣財報才會好看。
公司可能停止成長了,但是公司裡頭的個人還是要繼續成長,公司與個人的成長軌跡只會在某些時間湊巧疊合而已。個人 — 像是某個主管 — 想在停滯的公司繼續成長,要不就是繼續在公司中展開血腥的內鬥,要不就是轉換跑道,而他這個時候,可能還來不及走,或是正要在內鬥的路上摩拳擦掌,就接到一份裁員任務。
以內鬥的角度來考量,先不管能不能繼續往上爬,至少要先保住現在的位置,畢竟以財務的角度,要裁員其實應該從高薪的主管開始裁,砍一個人可以相當於砍三個人。那麼,以主管的角度,底下又聰明又勤奮的下屬自然得優先開除,不然,他最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平價替代品,公司可能會把他升上來,但是不加薪。
開除又聰明又勤奮的員工,其實是在幫助他。既然這麼聰明,自然早就知道公司的狀況了,但是或多或少又有些猶豫,這個時候開除他,是在幫助他好好下定決心,而因為他也會是最有能力找到新工作的人,一點都不用幫他擔心,讓他過得太安逸反而是埋沒人才。而由於他很快可以找到新工作,也就可以成為在業界的探針,看他在什麼地方、哪家公司找到新工作,知道什麼領域還在找人。
如果你被裁員了,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嗎?是,也不是。某方面的確是你能力不足,但是那家公司、甚至整個行業的問題,都不是你在工程師的職位可以解決的。但,正因為你被裁員,就說明了,在原本的團隊當中,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