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話不只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心態

「幹話人人都會講」這項命題,其實跟「人人都可以當廚神」一樣。雖然每個人都有可以成為幹話王的資質與機會,但很多時候,你以為那是幹話的,充其量,只能說是廢話或屁話而已。 廢話、屁話、與幹話,這下中上三品是截然不同的,你要先能夠分出層次上的差異,才能夠進一步賞析: 沒辦法解決問題,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的話,這叫廢話。 更進一步,如果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想要搓掉問題,讓問題憑空消失,這叫做屁話。 不但不解決問題,還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幹話。 幹話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氣質。你要有一股炙熱、強烈、不可自抑地想要把別人幹掉的意念,才能夠講出擲地有聲的幹話;你要有一顆想要幹人的心,才能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幹則已、一幹,就是幹番天。如果你只想當個好人,凡事搓湯圓,維持皇城之內的和氣,你只會講出屁話;當你隨時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俯視天下,鄙夷眾生,你才能講得出幹話。 很多時候,我們太過看重幹話裡頭的內容,而忽略了講幹話的當下是一種怎樣的情境和氛圍。講幹話,就像演唱一首清越悠揚的歌曲一般,固然歌詞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能夠成就藝術的,更包括如何將詞、曲、歌藝以及表演空間綜合組成完美的演繹。幹話的重點不只是講了什麼,還包括怎麼講,對著誰,用什麼姿態講。你不要只關心講幹話的嘴,要拉遠距離,你才能看到講幹話是怎副嘴臉。

怎樣寫出一份讓面試官無法拒絕的自傳?

又到了年底找工作的季節了。你是否也為了找新工作,開始準備履歷表,寫自傳了呢? 您或許聽說,國外公司在找人的時候,其實希望應徵者只需要準備最簡單的履歷就好了,但是在台灣,自傳仍然是一份履歷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原因是,台灣的面試者往往還是覺得一份只有學經歷的履歷表並不能夠完整表現你的能力,你說你曾經擔任某個職位,但是具體來說,你在這份職位上做過什麼?同時,這樣的履歷表過於冰冷,缺乏溫度,無法看出你的真實性格,以及你與這家公司是否有 culture fit。所以,你需要寫自傳。 我們常可以看到許多應徵者在寫自傳時,犯下一種基本錯誤:只管著自己想要寫什麼,而不管面試官到底想在自傳當中看到什麼,寫了一大堆你爸媽住哪、有幾個兄弟姊妹、大學參加什麼社團這種無用資訊。要寫出一份讓面試官無法拒絕,看了第一眼就想要找你來聊聊的履歷,你一定要先了解你的讀者,制定出寫作的策略。 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往往會逐一確認你是否真的做過哪些工作,並且繼續追問細節,所以膨脹自己的經歷是非常要不得的,因為最後讓人知道你其實沒做過你所說過的那些經歷,會是非常大的扣分;扣分因為是你不老實,在面試的時候就不老實,誰曉得你在工作的時候是不是也不老實。

工程師幹話

老闆有交代:你要寫這種東西,好歹用個匿名帳號~